年輕干部不能甘當“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傳》是胡適先生創(chuàng)作的一篇傳記體雜文,講述“差不多”先生凡事不計較,做事不嚴謹,從小事的顏色不分、東西不分,到時間、金錢的茍且隨便,最后糊涂身死。諷刺了那些處事不認真,在“差不多”的圈套里虛度一生的人。對新時代的年輕干部來說,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決不當“差不多”先生。
目標不能“差不多”,要有“鴻業(yè)遠圖”的責任感,做眼中有光的年輕干部。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南湖上的一條小船成長為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執(zhí)政黨,一代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前赴后繼,用熱血澆灌理想、以生命奉獻家國,書寫了一個偉大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精神史詩。作為年輕干部,要繼承先輩之志,樹立“雄心志四海,萬里望風塵”的遠大理想,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yè)之中,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做出自己的貢獻。年輕干部作為國家的希望,是黨的事業(yè)薪火相傳的根本保證,要避免在“半躺半卷”的45度人生中蹉跎不前,甚至直接“躺平”、做“小油條”,要拿出“我可以”“我先上”的膽魄和勇氣,在矛盾糾紛、項目建設等基層一線中勇啃硬骨頭,在經(jīng)風雨、見世面中長才干、壯筋骨。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要時時回望一下自己的來路,經(jīng)常沉淀純凈自己的內(nèi)心,找對自己的人生方向。
學習不能“差不多”,要有“馮唐易老”的緊迫感,做手里有招的年輕干部。“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歲月里,青年習近平白天干活,晚上就在煤油燈下苦讀到深夜,生動詮釋了“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剛進入體制內(nèi)的年輕干部正處于苦練本領、增長才干的黃金時期,要時刻謹記根深方能蒂固,枝繁才能葉茂。只有保持時刻學習的習慣,始終以先進的政治理論武裝自己,走在時代最前沿,將理論知識學深悟透,才能以理論上的清醒確保政治上的堅定。實踐是最好的教科書,年輕干部要牢記“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在工作中提高群眾工作能力。要積極投身在城市建設、鄉(xiāng)村振興、基層治理一線中,弘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經(jīng)歷中挖掘經(jīng)驗,在經(jīng)驗中收獲成長,不斷提升“七種能力”、“八項本領”。
工作不能“差不多”,要有“負重致遠”的使命感,做肩上有責的年輕干部。無論是身處上級機關,還是奮戰(zhàn)在鄉(xiāng)村振興一線,干部只是職責分工不同,但最終的落腳點還是為了更好的為人民服務,齊心協(xié)力共筑“中國夢”。年輕干部要堅決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無私心態(tài),一茬接著一茬干,一錘接著一錘敲,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扎實的作風在新的征程上實現(xiàn)新作為。中國青年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北斗衛(wèi)星團隊核心人員平均年齡36歲,量子科學團隊平均年齡35歲,中國天眼FAST研發(fā)團隊平均年齡30歲,年輕干部正處于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黃金期,要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年輕干部責任在肩,是見證者更是參與者。每一個年輕干部都要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當好新時代“螺絲釘”,爭創(chuàng)新時代“第一等的工作”。(來源:吉安新聞網(wǎng))
【素材積累】
一個好標題:
年輕干部不能甘當“差不多”先生
一個好框架:
目標不能“差不多”,要有“鴻業(yè)遠圖”的責任感,做眼中有光的年輕干部。
學習不能“差不多”,要有“馮唐易老”的緊迫感,做手里有招的年輕干部。
工作不能“差不多”,要有“負重致遠”的使命感,做肩上有責的年輕干部。
更多遴選策論范文、優(yōu)秀作文,推薦學習公選王遴選網(wǎng)【策論范文】【遴選筆試真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