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古,我國許多文人志士皆以此為志向,并將修身視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提,視為安身立命之本。“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者,必先修心,心至,則無往而不利”。由此可見,修身的本質歸屬是修心、修身的最高境界是修心。
嚴以修身,在從嚴治黨的今天,更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首先強調嚴以修身,這是對黨員干部思想政治建設、作風建設的新要求。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領導干部嚴以修身,加強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動的“總開關”,也當從修心做起,成為一名講政治、重公道、業(yè)務精、作風好的組工。具體來說,領導干部修心就是要常修是非之心、敬畏之心、擔當之心。
要常修是非之心。孟子說,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一個人的是非觀左右著其思想和行為,決定了其對事物正、反的判斷與取舍,一個人的所有行為表現(xiàn)都可以在是非觀中找到答案。一個人的是非觀會受到內外環(huán)境的影響,也會影響身邊的環(huán)境,特別是領導干部。組織部門選人用人是非分明,是對干部隊伍最好的是非教育,領導干部如果不講公道正派,就會導致干部隊伍是非混淆,助長歪風邪氣。因此,領導干部對內要常修是非之心。領導干部修是非之心,就是要是在大是非面前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不做騎墻派,不做隨風倒;就要從根本上明辨“入黨為什么、當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以及“為誰當官、如何用權”等大是大非問題;就是要時刻清清楚楚知道哪些事是對的,哪些事是錯的,哪些話應該信,那些話不能信,時刻做到心中有信仰、腳下有方向。








網絡文化經營單位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鄂網文〔2018〕7408-215號
公開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武出E-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