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歷年間,兵部左侍郎汪伯昆在巡視薊遼軍事設施時,拒聽匯報不察實情,卻與當地文人吟詩作賦。一身正氣的薊遼總兵戚繼光排除阻力,如實向朝廷稟報了這一腐敗官風。汪伯昆回京后,卻呈報了一份妙筆生花、行文優(yōu)美的巡視奏章。首輔張居正閱之,憤然寫下“芝蘭當道,不得不除”,罷免了其官職。
用筆墨粉飾政績的“芝蘭”者,在封建官場比比皆是,于當今官員中也不乏其人。若給“芝蘭”者畫像,大致有這樣幾種形態(tài):弄虛作假型,靠假數字充成績、以假材料欺上級、造假成果盜榮譽;浮夸包裝型,把紙上的當成行動的、把規(guī)劃的當作完成的;造勢忽悠型,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介自夸,吹一當十、吹小變大、吹點成面。群眾因此譏諷,會做的不如會說的,會干的不如會寫的,會抓的不如會吹的。
力破為官不為的消極政風,需要鼓勵爭“彩頭”、出政績,但關鍵在于為誰爭、怎樣出。“身之主宰便是心”,若心懷人民謀政事,則能想長遠、行正道、出實績;若以功利為圓心畫仕圖,捂著烏紗帽搞花拳繡腿,必會采華名、興偽事、造虛績?!爸ヌm”者為了讓上級關注,巧于包裝、精于吹噓,成績卻如同空中樓閣?!疤煜轮迹蠛跞问抡吆脼樘搨??!痹谖鞑磕晨h,基層因急求扶貧成果,用虛假材料把普通養(yǎng)殖戶包裝成扶貧典型,反而導致該養(yǎng)殖戶背上債務。“紙糊的鮮花怕雨水”“刷金的菩薩不經擦”,實功虛做最終只會害人害己。
浮夸是清談者的遮羞布,實干是行動者的座右銘。河南蘭考治“三害”立下千秋基業(yè),源于焦裕祿帶領群眾戰(zhàn)天斗地;福建東山由風沙島變?yōu)轸~米鄉(xiāng),凝聚著谷文昌十四載春秋的艱辛付出。古人云,“為政貴在行”“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拿出不私、不虛、不妄的真招行動,擯棄粉飾、表象、作態(tài)的筆墨巧術,崇實去文、務實篤行,才能做出讓群眾有獲得感的過硬政績。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脫貧攻堅時強調,要防止形式主義,扶真貧、真扶貧,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扎實,脫貧結果必須真實,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殷切的囑托,映照著抓好扶貧工作乃至其他任何工作的樸素道理。求真務實,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品質;真抓實干,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不二法門。以“真”為工作托底、用“實”讓業(yè)績生根,才能在真中見境界、實中顯作風、干中出成果。
鄧小平同志反復強調“多干實事,少說空話”,他曾經指著特區(qū)繁華的景象說:“深圳發(fā)展這么快,是靠實干干出來的,不是講話講出來的,不是靠寫文章寫出來的……”今天,決勝全面小康已在沖刺階段,我們尤須祛除“芝蘭”的浮華,以實干托舉未來。
更多遴選考試時政熱點、公務員遴選筆試面試考點,可以學習網站遴選真題欄目、遴選核心考點欄目、策論范文欄目、案例分析等欄目,最全、的遴選考點都在公選王遴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