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業(yè)由才廣。今日之中國,其行進也迅疾,其承載也厚重,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當前,我們迎來了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同我國轉變發(fā)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既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又面臨著差距拉大的嚴峻挑戰(zhàn),必須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奮發(fā)有為的責任感,把各方面優(yōu)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yè)中來。我們要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創(chuàng)新局面。
要練就識別人才的“慧眼”。“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真正的人才必然是德才兼?zhèn)湔?。選人用人首先要會識人,通過多看、多聽、多思,科學辯證地看待人才,練就發(fā)現“千里馬”的“伯樂”眼光,把那些愛國愛民、信念堅定、實干肯干、改革創(chuàng)新、責任擔當的人才選出來。要樹立起強烈的人才意識,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fā)現人才如獲至寶,舉薦人才不拘一格,摒棄求全責備、論資排輩的陳舊觀念,實行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真正做到唯才是舉、任人唯賢。
要優(yōu)化選才用才的“量尺”。“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日新月異的現代化進程,攻堅克難的改革召喚,無不呼喚人才的支持、知識的力量。我們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要揚長避短、量才授任。正所謂“駿馬能歷險,耕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人才放錯位置也是一種浪費,應根據不同領域、行業(yè)特點,堅持從實際需要出發(fā),以事?lián)袢?、各盡其能;要不拘一格,敞開胸懷,改變片面將論文、專利、資金數量作為人才評價標準的做法,不以僵化標準搞“一刀切”,不以靜態(tài)評價結果給人才貼上“永久牌”標簽,努力打破人才流動的“玻璃門”“天花板”,筑造“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寬廣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