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是對初稿進行審查,予以推敲、調整、核實、刪改、增補,直至定稿的一種思維活動和行為過程。
初稿,大致可分為雛形式初稿和定局式初稿。
所謂“雛形式初稿”,就是根據(jù)提綱,把自己的構思草創(chuàng)成文,通常稱之為“草稿”,它存在著較多較大的“病癥”,需要進行修改的“大手術”,有時甚至需要全部推倒重來。其原因不是自己的認識水平與領導意圖不符,便是寫作水平與自己的愿望有著較大的距離。
所謂“定局式初稿”,就是文章材料的處理、安排和對寫作竭力的表述已基本定局,無須進行“大手術”,只需對存在的疏漏、表述不周等進行推敲、修正和增補。
文稿修改的重要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修改是提高公文質量的有效途徑
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而客觀事物是復雜曲折的,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它決定了文章不可能一下子就反映得全面、深刻無誤。要反映得準確、恰當,需要有一個反復思索、逐步深化和去租取精、去偽存真的認識過程。公文寫作更不同于寫其他文章。其他文章的作用,所寫的大多是自己所熟悉的事物;而公文的作者,由于工作的需要,即使是不熟悉的也得寫。因此,公文的作者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更難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之處,更需要對事做進行再思索、再認識。對文章進行修改即是對事物的認識進一步明確、深刻、全面的過程,也是對所寫文量的表現(xiàn)形式趨于完善的過程。對修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古今中外許多寫作大家都有過論述。
(二)修改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
要提高寫作水平,通常說多讀多寫,其中寫其實就包含修改。只有對自己文章不斷進行修改,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在寫作中的長處和對其缺點,找出原因,進行改正。這樣、每修改一次,就有一次的提高,不斷修改的過程,也是不斷提高寫作水平的過程。在習作中,提倡一題多作。反復修改,目的就在于逐步提高寫作能力,以求寫出比較好的文章。
此外,修改也是制文者對受文機關、對工作負責的表現(xiàn)。特別是寫行政公文,要以黨和國的方針政策為指導,要在實際工作中產生效應,如果有錯誤或不當之處,都會給受文機關帶來執(zhí)行和運輸?shù)睦щy,而貽誤工作,造成損失。因此,對初稿進行認真修改,是寫作者責任心和責任感的體現(xiàn)。
更多公文寫作技巧、遴選公文寫作范文、公文寫作經(jīng)典語錄,推薦學習公選王遴選網(wǎng)【公文寫作】欄目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單位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 鄂網(wǎng)文〔2018〕7408-215號
公開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 武出E-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