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選王遴選網問題】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德不厚而不能使民也,談談你的看法?!竟倬W18年解析過】
題目出自>>>【河北遴選面試真題】2018年6月15日河北省紀委遴選面試真題
【測評維度】綜合分析
【快速破題】這道題夏曉華教授在“有兩下子”微信公眾號解析過,從政策理論層面給出了站位高、清晰明確的答題示范。這里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為那些政策理論基礎偏差的考生,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政德觀”,結合全面從嚴治黨,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做一個歷史唯物主義的解析示范。公選王2018遴選面試題解析30: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德不厚者而不能使民也(2018河北遴選面試題)
【公選王田園老師參考作答】
習近平在《之江新語?做人與做官》中引用“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說的是為官者應該追求更高的道德學識修養(yǎng),而不是單純追求高官厚祿,如果不重視官員的道德建設,終將失去民心,動搖根基。這句話出自漢代科學家張衡,代表了古代優(yōu)秀知識分子的經典“政德觀”,在今天仍然有著深刻的借鑒意義。
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從強漢盛唐來看,皆因政權建立之初,當政者勵精圖治、官員明德修身,良臣輩出而國富民強;再到明清后期“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官場亂象導致民不聊生,國之覆滅。無不昭示了官員道德建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