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力巴”、“搬運工”無異,在重慶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但他們卻在歷史的洪流中逐漸成為了重慶特有的文化符號,也成為勞動者精神的一種現(xiàn)實體現(xiàn)。他們靠“力氣”和肩上的一根扁擔攬活,挑著沉重的貨物爬坡上坎,體現(xiàn)的是靠勞動自食其力的精神。李克強總理用“負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擔當、不負重托”“十六個字”闡釋“棒棒精神”恰如其分,值得全國勞動人民學習,更值得所有黨員干部學習。
一、負重前行:為官不易也要為官有為。為了生存,“棒棒”每天都挑著沉重的貨物穿梭在大街小巷、車站碼頭,負重而堅毅地前行,最終到達目的地,掙下了力氣和汗水交織的辛苦錢。中央政治局常委劉云山同志日前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推進會上提出 “為官不易”不能“為官不為”,與負重前行有著相同的內(nèi)涵。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方面反腐高壓持續(xù)升溫,一個個“大老虎”落馬,成群的“蒼蠅”被拍落,另一方面作風改進不斷深入,對黨員干部的要求越來越嚴,為黨員干部的精神和行為套上了枷鎖,一些黨員干部感嘆“為官不易”。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黨員干部仍然要明確“為民服務(wù)”的職責,在“負重”的不易下,更要有所作為,仍需“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仍需負重前行,扎實做好本職工作,主動作為,真正為人民群眾謀利,踏實為民辦實事、好事。








網(wǎng)絡(luò)文化經(jīng)營單位 網(wǎng)絡(luò)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 鄂網(wǎng)文〔2018〕7408-215號
公開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 武出E-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