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很多官員有了工作態(tài)度上的萎化,害怕“作為錯”、“作為過”,導致“不作為”、“怕作為”的現(xiàn)象發(fā)生。更有甚者申請?zhí)崆巴诵?,安安穩(wěn)穩(wěn)“退二線”,干干凈凈“脫關系”,當“甩手掌柜”,成了百姓口中的“太平官”。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這樣的不作為行政,其危害性不比貪污腐敗小,甚至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嚴重腐敗。對于那些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官員要堅決處理,“不作為”就請“讓位”。
不作為,絕不是明哲保身的法寶,而是立場不穩(wěn)、能力不足、不敢擔當?shù)谋憩F(xiàn)。官員掌握著公權力,既然當了“公仆”,就要習慣在公開透明的狀態(tài)下執(zhí)政,就要習慣自己的言行舉止都受到公眾的監(jiān)督。同時,更要深知不作為的思想并不能穩(wěn)保烏紗帽,許多官員因為不作為、怕作為,反而遭到群眾舉報的結果,以致最終落下馬來?!盀楣俦苁缕缴鷲u,一生廉政受人敬”。要做好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新時代“五好干部”,就必須把敢于擔當放到突出位置。
治理不作為,干部思想要端正。有的干部為了不違規(guī)、不違紀、不擔責,往往不干事、不作為。劉云山同志指出,當官不作為,這本身就是不良作風的表現(xiàn),遵守規(guī)矩,不能無所作為;為官不易,不能為官不為。每一名干部,都應該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懷,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制度的約束下有所作為。干部要樹立“不作為就是最大的腐敗”的理念,把解決好群眾困難作為執(zhí)政第一要務,嚴肅端正自己的執(zhí)政理念和工作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