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學‘習’用典”請看習近平金句/用典!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D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強調,我們要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yōu)異答卷。自信自立,既是中國共產黨人一百年來克服艱難險阻、創(chuàng)造歷史偉業(yè)的重要法寶,更是新時代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自信自立”的意義,讓我們從總書記的重要闡釋中感悟“自信自立”的深厚意蘊。
1. 強調承認和尊重本國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閉,更不是要搞唯我獨尊、“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各國各民族都應該虛心學習、積極借鑒別國別民族思想文化的長處和精華這是增強本國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條件。
——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
2. 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勇氣,我們就能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zhàn),就能堅定不移開辟新天地、創(chuàng)造新奇跡。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3. 人民有信心,國家才有未來,國家才有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尊自強。中國這個古老而又現代的東方大國朝氣蓬勃、氣象萬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煥發(fā)出強大生機活力,奇跡正在中華大地上不斷涌現。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4. 只有自信的國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行穩(wěn)致遠。樹高葉茂,系于根深。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chuàng)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5.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是國家民族長遠發(fā)展的大計。當今世界的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教育競爭。要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yǎng),更加重視科學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培育。要更加重視青年人才培養(yǎng),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頂尖科技人才,穩(wěn)定支持一批創(chuàng)新團隊,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我國教育是能夠培養(yǎng)出大師來的,我們要有這個自信!
——2021年5月28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6. 當前,我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科技創(chuàng)新在黨和國家發(fā)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定創(chuàng)新自信,緊抓創(chuàng)新機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發(fā)展難題,自覺肩負起光榮歷史使命,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2021年10月26日,習近平在參觀國家“十三五”科技創(chuàng)新成就展時的講話
7. 希望同志們大力弘揚留學報國的光榮傳統(tǒng),以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為自覺追求,在堅持立德樹人、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上再創(chuàng)佳績,在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上爭做表率,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極貢獻智慧和力量!
——2022年5月18日,習近平給南京大學留學歸國青年學者的回信
8. 中國共產黨已走過百年奮斗歷程。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fā)展崇高事業(yè),責任無比重大,使命無上光榮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作的報告
(來源:央視網)
公選王遴選網更多推薦:
【2023中央機關公務員遴選素材積累】學“習”二十D之“六個堅持”——堅持人民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