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25年青海遴選的同學,公選王為大家準備了2025年青海遴選備考資料包,注冊公選王遴選網(wǎng)/公選王遴選App賬號即可領取!
公選王青海省省直機關公開遴選筆試考情分析
一、關于考試公告
1.公告筆試內(nèi)容
2025年青海省省直機關公開遴選筆試時間為2025年3月16日9:00—12:00。
考試分為筆試、面試(含專業(yè)能力測試),重點測查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滿分均為100分。
筆試科目:筆試由省委組織部統(tǒng)一組織實施,主要測試政策理論水平、分析解決問題、依法行政、調(diào)查研究、文字表達等能力。筆試成績占遴選總成績的50%。
2025年青海省省直機關公開遴選筆試同部分省份都定于3月16日當周考試,2022-2023年未發(fā)公告,2021年筆試考試內(nèi)容同2024年一致,考試時間是2022年1月8日。2018-2019年青海省省直機關公開遴選筆試內(nèi)容主要測試報考人員的政策理論水平、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筆試成績占遴選總成績的35%(2018年筆試成績占遴選總成績的30%)。
考試時間通常為周六上午09:00-12:00。
2.公告時間節(jié)點
2025青海省省直機關公開遴選備考時間有一個多月,各位考生需要抓緊時間!
二、歷年考試真題
三、青海省省直機關公開遴選筆試考試規(guī)律總結
青海省省直機關公開遴選考試特色鮮明,具有較強的地域性特征。
1.從題型來看:青海省省直機關公開遴選2018年2019年主要是客觀題+主觀題,客觀題題量高。2022年和2024年遴選筆試真題逐漸固定為主觀題,題型主要包括案例分析+公文寫作。近兩年青海省直遴選筆試考題逐漸形成統(tǒng)一規(guī)律,前兩題主要是某一社會熱點話題進行闡述意義、歸納概括、對策建議等案例分析和工作思路、通報等考查;公文寫作是對法定公文和事務性文書的全面考查,除法定公文基本格式、15種類型等基礎內(nèi)容外,還注意對寫作內(nèi)容的考查,尤其是事務性文書,2022年和2024年連續(xù)兩年最后一題大作文寫的都是簡報,需要把握材料對問題、經(jīng)驗做法進行歸納概括并提出對策建議。
2.從話題來看,青海省省直機關公開遴選關注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問題,通常是當年社會熱點問題,題目考查話題與青海省本地的工作結合較少。案例分析題型在備考時需要多進行總結歸納及對策建議題型、分析評價、理解闡釋等各類案例分析題和工作思路題型演練,可重點學習公選王案例分析100題。
四、青海省直遴選備考方向
(一)掌握黨中央當前重大決策部署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偉大變革、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是備考重點,尤其是黨的二十D、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近年來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議精神,城鎮(zhèn)建設工作會議,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工作會議,中央出臺的有關文件,中央政府工作報告,對于其中的核心內(nèi)容要準確掌握。在內(nèi)容上,涉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高質量發(fā)展、共同富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人才隊伍建設、新經(jīng)濟新動能、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誠信體系建設、社會治理、重大民生事業(yè)、政府職能轉變、生態(tài)文明建設、垃圾分類、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狠抓落實等要重點關注。2025年要特別關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發(fā)展新質生產(chǎn)力、大型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科技創(chuàng)新、民營經(jīng)濟發(fā)展、新型工業(yè)化、新型城鎮(zhèn)化、鄉(xiāng)村全面振興、千萬工程、基層社會治理、城市有機更新、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保護傳承與發(fā)展、營商環(huán)境、生態(tài)文明、公共服務、整治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等,這些都是遴選備考的重中之重。
例如,2024年3月16日青海省直遴選筆試真題第一題考了移風易俗,要求闡述移風易俗的意義,總結材料中反映的移風易俗現(xiàn)存問題并提出對策。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直遴選筆試案例分析題考了老舊小區(qū)改造,要求撰寫小區(qū)改造的意義,并針對老舊小區(qū)改造存在的問題提出工作思路;綜合寫作主題是黨史學習教育,要求圍繞B市D區(qū)“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四個行動寫個簡報。
2019年11月16日青海省直遴選筆試案例分析題考了垃圾分類,要求總結材料中反映的垃圾分類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大作文考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要求對進行偉大斗爭提出對策,寫一篇論文。這些都是中央重大決策部署。
(二)掌握青海省情和重大工作安排
遴選考試的針對性很強,地方黨政領導機關選拔工作人員,題目往往與本地實際結合比較緊密,這就要求考生對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了解而不疏遠,熟悉而非陌生。從綜合作文答題的角度來說,即使題目本身只要求“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考生也應該緊密結合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作答,避免“三紙無驢”,放之四海而皆準,缺乏針對性。黨和國家領導人在青海省調(diào)研時的講話、黨政一把手的重要講話,青海省委、省政府有關重大戰(zhàn)略部署,在全國有示范意義的經(jīng)驗性、標志性工作,都是遴選備考綜合作文的重要內(nèi)容,答題時適當加以運用,就能讓作文更“接地氣”取得高分。
比如,2024年3月16日青海省直遴選筆試真題第二題,考了全省政府網(wǎng)站和新媒體建設的話題,要求撰寫專項檢查通報,并針對政府網(wǎng)站和新媒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
2019年11月16日青海省直遴選筆試大作文,要求結合材料和工作生活實際,以習近平總書記9月3日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為主題,對進行偉大斗爭提出對策,寫一篇論文。我們在撰寫此文時,就應當結合青海省情,比如讓三江源永遠成為令人驕傲的“中華水塔”等,讓文章更有針對性。
2018年7月14日青海省直遴選筆試作文題目是,如何培養(yǎng)選拔年輕干部,從對策角度寫一篇文章。我們在寫作時,就可以將青海省人才培養(yǎng)計劃方案融入到答案中,如此寫作,不僅有利于拓展思路,還可以讓答案更切合實際、更具有針對性。
(三)掌握對社會熱點事件的分析、判斷和思考
遴選考試高度關注社會、聚焦民生,尤其青海遴選筆試案例分析(材料分析)題比重大,考生在備考時尤需留意近期社會熱點事件。本地發(fā)生的重大公共突發(fā)事件、輿論焦點事件,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焦點事件等都可納入遴選考試范圍中,備考時需注意。
比如,2024年3月16日青海省直遴選筆試真題大作文考了口袋公園,要求撰寫G市口袋公園建設工作簡報供領導參閱。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直遴選筆試“老舊小區(qū)改造”、“我為群眾辦實事”題目,2019年11月16日青海省直遴選筆試“垃圾分類”題目,都是近幾年的熱點話題。尤其是老舊小區(qū)改造話題,各地公務員遴選筆試面試多次考、反復考。
2018年7月14日青海省直遴選筆試考了兩個社會熱點話題,一個是關于網(wǎng)友發(fā)文諷刺政府的熱點事件、一個是群眾起哄圍觀、直播年輕人跳樓案。這些都是社會聚焦的熱點。
(四)掌握機關日常公務公文的處理
遴選考試重視機關日常實務的處理,也就是注重人與崗位的匹配度,考查考生的總結歸納、分析判斷能力,計劃、組織和協(xié)調(diào)能力,辦文辦事辦會能力??忌獙C關日常事務和公文寫作有正確把握,在考試中方能應變自如。
比如,2024年3月16日青海省直遴選筆試真題第二題考了通報,假如你是省政府辦公廳專項檢查組成員,根據(jù)數(shù)據(jù)化背景下省政府網(wǎng)站和新媒體政務公開檢查情況,給各地市人民政府和省直相關部門發(fā)一份專項檢查通報;大作文考了口袋公園建設工作簡報。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直遴選第二題要求撰寫環(huán)保調(diào)查處理的情況說明并向社會公示;大作文要求圍繞B市D區(qū)“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四個行動寫個簡報。
2019年11月16日青海省直遴選筆試要求寫出15個公文文種,還考了公文改錯。公文作文寫作不是簡單的“碼字”“爬格子”,而是一項復雜的腦力勞動,是個人素質和才干的綜合反映,是機關工作的基本功??忌趥淇紩r需著重練習公文寫作這一板塊,熟練掌握各種公文的格式及寫法,在遴選作文答題時需注意緊密結合省情(本地區(qū)實際情況),把“北京話”與“青海話”結合起來,既通“天線”,又接“地氣”。
五、備考學習方法
(一)關于公文寫作
青海省省直機關公開遴選備考時,要掌握常考法定公文(包括通知、函、請示、公文改錯等)及事務性文書(領導講話、發(fā)言材料、經(jīng)驗交流材料、評論、簡報、匯報提綱、情況報告等)高分技巧。對于法定公文基本框架都是固定的,在遴選考試中,一定要注意基本格式,因為每一個格式要求的要素都是算作分數(shù)的,如果錯誤或者缺失,那么就會造成失分嚴重的情況。所以一定要搞懂并熟練記憶最基本的法定公文的格式。對于事務性文書,要特別注意講話稿、方案、調(diào)研報告、倡議書、簡報、典型經(jīng)驗發(fā)言稿(匯報或經(jīng)驗交流材料)、建議書、短評、主持詞等。
應該如何寫好公文?需要重點把握三個方面:一是目的精確。也就是在審題時要弄清楚這公文是寫給誰看的,需要起到什么作用。二是內(nèi)容精準。圍繞公文的寫作目的,精準把握寫作內(nèi)容的側重點,進行合理有效謀篇布局。特別是要明確哪些內(nèi)容需要重點寫,材料中的哪些內(nèi)容可以參考運用等等。三是語言精練。作為公文而言,標題及語言不需要特別花哨,以規(guī)范簡潔平實精練為主。
(二)關于大作文
青海省直遴選大作文2019考查的是議論文寫作,這是可以按照策論文來進行撰寫,并對題干中的觀點結合材料論述清晰。策論文屬于議論文中的一種,在遴選考試中如果題目要求寫議論文,是可以將議論文寫成策論文,且可以取得高分的。策論文謀篇布局是注重對對策的闡述,即對給出觀點的對策,側重怎么辦【議論部分占比30%以內(nèi)、對策部分 70%以上】。
大作文有兩個層次,初級層次在申論,第二層次在遴選。一般而言,大多數(shù)初學者在備考申論大作文時使用的策略,大作文可以從“政府、企業(yè)、干部、群眾”不同的主體來寫。但是遴選一般不能這么操作,因為遴選命題往往是站在政府的角度或者干部的角度要考生去分析解決某一問題、做好某一項工作。例如:寫科技創(chuàng)新的大作文,即便是分論點想到企業(yè)這個主體,但是在措施不宜直接寫“企業(yè)該怎么干”,而是寫“政府該如何引導、支持、鼓勵企業(yè)該怎么干”。
因此,在遴選考試的議論(策論)文文體的立論時,通常有兩個角度:一是可以從黨委政府角度出發(fā)去寫怎么推動一項工作,二是還可以從青年干部角度出發(fā)去寫怎么做(二者不能混用)??v觀各地省市直的考試題目,就不難發(fā)現(xiàn),近年來省市直遴選的考試題目喜歡以“青年干部”為主體來考查,而對專業(yè)性話題的考查常常都是站在黨委政府的層面來考查(例如“新質生產(chǎn)力”,會通過給較為充分的材料從黨委政府施策角度考察)。
另外,青年干部角度的話題大致有三種問法:1.青年干部該如何實干、擔當、奮斗等;2.干部該如何弘揚某種精神、作風;3.作為青年干部該如何為某地的發(fā)展或為某地實施什么戰(zhàn)略貢獻力量。黨委政府的角度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比如科技創(chuàng)新、現(xiàn)代化產(chǎn)業(yè)體系、生態(tài)、文化等等。公選王的“七彩范文”(七彩點睛),信仰紅實際上就是青年干部角度,其他的則是黨委政府角度。
(三)關于案例分析題
作為遴選筆試一大巨頭,案例分析題是考查考生政策理論水平、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題型,它與普通公務員考試題目相比,給定材料更加繁雜冗長,要點更加瑣碎且“低調(diào)”。
青海的案例分析題基本上集中在歸納概括類、對策建議類。對于歸納概括類(歸納做法、經(jīng)驗、原因、問題等)題目來說,要求根據(jù)給定材料總結概括相應點,材料繁雜,考生在認真理解提問后,可根據(jù)本小問分值及給定答題紙格數(shù)大致估計可能有多少個小分點(需要各位備考時勤模擬多觀察),再帶著問題去材料中提煉概括。對于對策建議題來說,主要考察實操經(jīng)驗積累和逆推能力,經(jīng)驗積累無需多言,各位從日常工作或別人的書面經(jīng)驗總結中均可“漲知識”;重要的是逆推能力,對策千萬種,要優(yōu)先運用材料反映出的舉措作答,反面問題即為正向對策,轉換角度加上自身知識儲備。
再者,關于案例題的答題思維。從眾多公選王被錄取大佬學員身上,可總結出一點答題規(guī)律:要有高位答題思維。遴選是一場更便捷也更難的向上路徑,每個人都是不斷闖關不斷提升方能得償所愿。高位答題思維或許聽起來過于空泛,但通過學習優(yōu)秀學員的答題框架,其格局之大、邏輯之清晰、思路之開闊,高下立見。遴選筆試答題需要的不僅是某一個角度,而是站在事件全局高度,統(tǒng)籌去想是要解決什么問題、如何解決好問題,這需要自我積淀更需要“高人”指點,而我們公選王名師便是“高人”之一,他們職場、教學經(jīng)驗豐富,相信定可助各位考友實現(xiàn)思維能力雙升級。
遴選是有志者絕對正確的選擇,是一條雖艱辛但回報率極高的“捷徑”,努力拼搏是最美姿態(tài),超越自我是最佳狀態(tài)。愿參加青海遴選的考友“青云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