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天下,不為一身;計久遠,不計目前?!边@是為官從政應有之德,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必備的政治操守、人生信條。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這樣一部完全為著天下百姓而奮斗、完全為著國家長治久安而拼搏的壯麗史詩,無論是過去革命、建設和改革,還是當前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都烙印著共產黨人孜孜不倦、披荊斬棘、奮發(fā)進取的“拓荒”身影。新時期,黨員干部作為經濟發(fā)展的“帶頭人”、人民事業(yè)的“排頭兵”、群眾眼中的“主心骨”,應當也必須以“為天下、計久遠”的博大襟懷和高瞻遠矚,不斷積淀自我、提質增能,甘于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善于在困難復雜局面中突破自我,勇于在披荊斬棘的險惡環(huán)境中奮發(fā)有為,做好謀一方發(fā)展、興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的“拓荒人”。
自我積淀,積蓄“拓荒”之能。“打鐵還需自身硬?!碑斍?,我國經濟社會改革已步入深水區(qū)和攻堅期,各種疑難矛盾和新老問題重重交錯,工作困難之多、難度之大、壓力之強,前所未有,唯有沉下心來、積淀自我、補充能量,方能在“荊棘”更長、“雜草”更多、“風沙更大”的“荒地”里開辟出“依舊青山綠水多”的新天地。要補精神之“鈣”。把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鐫刻在靈魂深處、熔化在血液里,以理想信念支撐人生,常態(tài)化學習馬列主義、黨史黨章黨規(guī)和系列重要講話,真正做到堅定不移、矢志不渝。要提升業(yè)務素質。業(yè)務素質不過硬,就無法履行本職工作,無法帶動同行,無法指導下屬,因此,在堅定政治信仰的同時,必須爭當“業(yè)務能手”,虛心請教、刻苦鉆研,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做到學通、學深、學精、學廣。此外,還要把反思反省貫穿于學習、工作、生活的始終,“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在反省中實現(xiàn)升華,在升華中實現(xiàn)“破繭成蝶”。
甘為人梯,鋪展“拓荒”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們說一張藍圖抓到底,不僅需要科學決策,也需要思想境界。什么思想境界?就是功成不必在我?!笨倳浀脑捬院喴赓W,指出了從政為官要有甘為人梯的高尚品質和博大胸襟。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是歷史的接力棒、事業(yè)發(fā)展的一級階梯,所做的事情、所定的目標,不一定在“我”手中、“我”任期、“我”有生之年能夠完成和實現(xiàn),只要是利國利民的事,把成功留給他人,把政績留給后任者,當好奠基人,又何嘗沒有價值?可惜當前部分黨員干部并沒有在黨和國家事業(yè)薪火相傳中找準定位,干一些急功近利、嘩然取寵的噱頭,使事業(yè)的整體布局和長遠發(fā)展患上了無法磨滅的“后遺癥”。只有把自己扎根于黨的事業(yè)最前沿、植根于人民群眾中,不務虛名、不圖虛功、扎實工作、默默耕耘,多做利發(fā)展、利民生、利長遠的實事好事,才能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才能夠得到群眾和后人的“點贊”,把“拓荒”之路推向縱深延展。
苦干實干,狠抓“拓荒”之效。解決群眾困難,化解疑難矛盾,推動改革發(fā)展,不是講出來的、寫出來的,歸根結底在于苦干實干的“拓荒”實踐。只有扎實推進“拓荒”,想好了的事一干到底,利民惠民的事常抓不懈,才能“殺出一條血路”,把雜草叢生、布滿荊棘的“荒野之地”變?yōu)槔窕菝竦摹傲继铩?。“拓荒”不能蜻蜓點水,不能半途而廢,不能拈輕怕重,不能畏縮不前,特別是在偏遠地區(qū)的基層,條件艱苦,環(huán)境惡劣,加之人少事多事雜,更要把責任扛在肩上,把群眾放在心上,把發(fā)展抓在手上,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拿出“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韌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攻堅克難,精準發(fā)力,突破產業(yè)發(fā)展、民生建設、脫貧攻堅、社會治理、環(huán)境整治等各領域的瓶頸,持續(xù)用力、久久為功,用“拓荒”的實效兌現(xiàn)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作者:中共黎平縣委組織部 吳世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