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選王遴選網提醒:海量市場監(jiān)督遴選學習文章請在職位考點欄目查看哦!
近年來,伴隨低碳環(huán)保理念深入人心,茶葉包裝逐漸“去繁就簡”、輕裝上陣。同時也要看到,過度包裝的現象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幾十克重的茶葉被裝進各式各樣的瓶子,外加泡沫、隔板、紙盒,包裝比茶葉重好幾倍甚至十幾倍,也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清明節(jié)前后,市場迎來一波新茶上市高峰,過度包裝問題再次引發(fā)社會關注。
追求繁復精美、華而不實的包裝,背后既有茶企“包裝越好、溢價越高”的利益算盤,也有迎合市場需求的現實考量。包裝精美的茶葉禮盒,常被消費者視為送禮佳品。正因如此,一些茶葉禮盒包裝考究,里三層外三層顯得格外精致。不少高檔禮品茶外部用烤漆木盒、竹盒,內部使用瓷瓶、陶罐和手工制作的錫罐等,僅包裝盒成本就達到上百元。更夸張的是,部分包裝豪華的茶葉禮盒,包裝體積達到實需體積的3至5倍,成本往往超過茶葉本身。
茶葉適度包裝有利于品牌塑造和商品銷售,但過度包裝則會帶來多重負面影響。買櫝還珠式的包裝與茶文化尚儉的意蘊背道而馳,與綠色低碳的新發(fā)展理念格格不入。許多茶葉禮盒難以二次利用,各種填充物更是百無一用,最后只能一扔了之成為生活垃圾,造成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此外,重“顏值”、輕“品質”的營銷理念,也不利于茶葉市場的健康發(fā)展。還應看到,豪華茶葉禮盒背后,往往隱藏著違規(guī)收送茶禮、回收茶禮套現、違規(guī)公款采購等“四風”問題,讓原本以“清氣”為特質的茶葉,開始變得“烏煙瘴氣”。
反對過度包裝、倡導綠色生產和消費,既有強制標準,也有行業(yè)倡議,還是弘揚節(jié)儉之風的體現。此前,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要求強化商品過度包裝全鏈條治理。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最新修訂的《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將于2023年9月起實施,該強制性國家標準涵蓋31類食品、16類化妝品,包括茶葉、酒類等,新標準對包裝層數、包裝成本等都作出明確規(guī)定。此外,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聯合相關機構發(fā)出“倡導茶葉適度包裝,推動綠色文明消費”的倡議,提出茶葉經營者應當遵守商品包裝有關法律和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尤其對于帶有附件、配件等的茶葉商品嚴格包裝標準,不打“擦邊球”。無論是強制標準,還是行業(yè)倡議,都旨在推動茶葉包裝回歸簡樸、回歸綠色。
整治舍本逐末的過度包裝,需要綜合施策、共同努力。茶企要自覺做抵制食品過度包裝的先行者、實踐者和倡導者,更多在茶葉質量、口味上下功夫,在茶葉包裝中引入更多可循環(huán)利用的環(huán)保材料,推廣簡化包裝。監(jiān)管部門要加大監(jiān)管執(zhí)法力度,對于過度包裝違法行為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廣大消費者也要樹立科學、理性的消費觀念,自覺選擇簡單適度的包裝產品,拒絕為過度包裝買單。紀檢監(jiān)察機關要對“節(jié)日腐敗”保持高度警惕,全面排查公款購買、違規(guī)收送“天價茶”相關情況,嚴防茶葉背后的隱形變異“四風”問題。
中華茶文化底蘊厚重、內涵豐富,蘊含著清和、儉約、廉潔、求真、求美等美好價值追求。祛除過度包裝、推進綠色消費,這既是回歸和挖掘茶文化內涵的應有之義,也是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必然之舉。
公選王推薦市場監(jiān)督遴選考生學習>>>
【2022市場監(jiān)督遴選考點】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全文)!
【2022發(fā)改委遴選文件解讀】如何推動形成商品過度包裝全鏈條治理體系?——解讀《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
【2023中央機關遴選·市場監(jiān)督遴選考點】網絡消費“陷阱”不斷,怎樣為消費者撐起合法權益堅實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