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上期>>>每日一句習近平用典(153)——擇其善者而從之
更多精彩請看>>>【2016公務員遴選考試速看復習資料】習近平用典大匯總(附典故解析1-100)
習近平的話:
抓落實能不能知難而進、鍥而不舍,對領導干部的原則立場是一個現實的考驗。堅持黨的原則,懷著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的公心辦事,這兩條對抓好落實工作十分重要。如果不講原則而講關系,不講紀律而講人情,落實工作就必定做不好或者走樣。各級領導干部要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懷和政治本色,正確看待個人的進退得失,正確對待金錢名利。唯有這樣,才能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豈因禍福避趨之”。
——摘自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二〇一一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2011年3月1日
【出自】
重上戰(zhàn)場我亦難,感君情厚逼云端。
無情白發(fā)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馬也知嘶櫪晚,枯葵更覺怯霜殘。
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陶鑄《贈曾志》 (注:曾志是陶鑄的妻子)
【釋義】
這首詩是陶鑄在“文革”中遭受造反派迫害被囚禁時寫給自己妻子曾志的詩。這兩句的大意是說,往事煙消云散,全都隨著記憶遠去;只要人心底坦蕩無私,人的胸懷便要比大海、天空還要寬闊,天地間的萬物看起來也就是美好的。
這是陶鑄同志在自己遭遇磨難的時候,向妻子表明自己光明磊落,也希望妻子能夠胸懷坦蕩,保持樂觀心態(tài)。陶鑄同志說過:要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就要丟掉一切私有觀念,與自己的個人主義思想徹底決裂;要有堅強的革命毅力和“韌性”;要有豐厚的勞動人民的感情。
領導干部,只有牢固樹立公道正派的理念,才能自覺堅持公道公正處事;只有做到大公無私、一心為民,才能保證在名位面前眼不紅,在是非當前頭不昏,在利益面前手不長,在危急關頭腿不軟,在誘惑之下“方寸”不亂;也只有在思想上做到一塵不染,才能做到以正確的世界觀立身,以正確的事業(yè)觀做事,帶頭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guī)定,以淡泊之心對待個人名利和權位,以敬畏之心對待肩負的職責和人民的事業(yè),任何情況下都穩(wěn)得住心神,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清廉形象。
習近平同志引用這句詩文,旨在告誡各級領導干部要堅持黨的原則,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懷和政治本色。原則是為人處世的根本,是黨員德才兼?zhèn)涞幕A。共產黨員不光要有做人的原則,明辨是與非、善與惡、美與丑,誠實守信、知恩圖報、遵紀守法,還必須講政治、講原則。講政治,就是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用科學發(fā)展觀作為觀察世界、發(fā)展自己的思想武器,堅定地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講黨性,就是樹立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保持黨的優(yōu)良傳統,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原則,嚴守黨的組織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