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
浙江省教育廳2021年6月30日向浙江省人大代表丁杭纓作出的《關于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杭111號建議的答復》中提道,杭州市上城區(qū)推行“星級家長執(zhí)照”,基于數(shù)字家長學校學習數(shù)據,對“父母持證上崗”進行了有效探索。計劃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將在浙江數(shù)字家長學校試行家長學習積分制,待時機成熟時在全省推行。
這一消息迅速登上熱搜,除了對父母持證上崗的獵奇心理外,對于是否有必要推行這一制度也引發(fā)爭論。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質量直接影響全民素質和社會進步程度?!敝袊逃茖W研究院研究員儲某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不必過分解讀持證上崗,父母是否能夠拿到“執(zhí)照”并不重要,其根本目的是讓家長們重視家庭教育作用,掌握科學的育兒之道,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
材料2:
據統(tǒng)計,截至2020年底,“星級家長執(zhí)照”學習平臺注冊家長已超過9.3萬名,頒發(fā)星級執(zhí)照4.2萬余張。
在上城區(qū)的試點基礎上,2020年,浙江省數(shù)字家長學校在“之江匯教育廣場”平臺開通,目前已向全省參與數(shù)字家長學校學習的家長發(fā)放學習電子證書22萬份。
除了浙江省,還有一些地方對家長培訓進行了一些探索。2020年8月,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qū)推出了“4C”家長培訓制度,所謂4C是指作為一名稱職的家長,應具備和諧關系、關愛身體、維護心理和引導學習這4種能力的首字母簡稱,完成培訓及考試的家長會獲得學習結業(yè)證書。在“4C家長”制度的試點學校,在孩子入學報到時,家長也要出具學習結業(yè)證書。
廣東省中山市也在幾年前探索過“孩子要上學,家長先上課”的模式,中山市東區(qū)開發(fā)了家長學校網上學習平臺,家長視頻學習累計積10學分,才能登錄新生報名系統(tǒng)。
材料3: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這些話雖然無人不知,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當今教育中,更多地強調學校的教育責任、孩子的學習能力,在不少家長看來,學校承擔著孩子教育的一切功能,升學焦慮則依靠多給孩子報補習班來緩解,卻唯獨忽略了自身的教育方法。
上海17歲男生在高架橋上和車內母親發(fā)生矛盾,一氣之下跳橋身亡;遼寧葫蘆島一母親因孩子不認真上網課,將其拉到海里“嚇?!薄粋€個真實案例的背后恰恰體現(xiàn)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更加凸顯了強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通過“持證上崗”讓家長接受教育,提升家長育兒觀念和科學技能,贏得了一些網友的支持。
但也有網友認為這一制度是“形式主義”,父母本就要為工作奔波,如今不少學校留的作業(yè)還需要家長來輔導,再增加一項“考證”任務,家長的負擔就更重了。家長為了積分只能是機械性刷題,難以真正走心學習,只會流于形式。
一些業(yè)內人士建議在草案中加入父母持證上崗的規(guī)定,使其成為一種常態(tài)。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某對此并不認同,他認為如果強制要求家長進行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家長負擔,也會增加家長的抵觸心理,反而不利于家長親職教育的推行。此前個別地方將家長學習積分與孩子入學相掛鉤的嘗試,儲朝暉認為值得商榷,畢竟從法律上來說,任何機構對孩子正常入學都不應設置先決條件。
“通過系統(tǒng)、專業(yè)地線上學習,讓家長們掌握基本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解開縈繞在心頭的教育困惑,強化家校聯(lián)系是很有意義的?!绷?/span>某認為,如何讓更多的家長感受到這些課程的價值,愿意主動去學習,是推動這一制度的關鍵。
“教育部門重視家長親職教育的培養(yǎng),推出學習平臺鼓勵家長進行學習是值得肯定并應該推廣的?!眱?/span>某指出,在宣傳上應避免對“持證上崗”概念的過度渲染,證書、獎章應該作為給那些愿意花時間學習先進教育觀念、提高育兒水平的家長的一種激勵,但不宜強制推行。
公選王問題:
1.結合材料談談分析“父母持證上崗”引發(fā)爭議的原因。
2.結合材料與實際,談談你對“父母持證上崗”的看法。
延伸閱讀>>>
“父母持證上崗”惹爭議:好家長不是天生的
近日,據浙江省教育廳官網消息,該廳于6月30日回復了浙江省人大代表丁杭纓關于“父母持證上崗”的建議。回復中稱,浙江一些地方借鑒杭州市上城區(qū)“星級家長執(zhí)照”做法,基于數(shù)字家長學校學習數(shù)據,對“父母持證上崗”進行了有效探索,有關部門計劃從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在浙江數(shù)字家長學校試行“家長學習積分制”,待時機成熟時在全省推行。
其實,細看浙江省的有關探索,不難發(fā)現(xiàn):不論是個別地方已有的“星級家長執(zhí)照”,還是即將在省內試行的“家長學習積分制”,都屬于推動家校共育的具體措施。所謂“父母持證上崗”,并不是說哪位父母沒通過考核,就要被有關部門剝奪監(jiān)護資格。不過,即便如此,浙江對人大代表建議的此番回復,還是引發(fā)了一定爭議,既有網友對此表示支持,感慨“早該如此”,也有人覺得這是給家長“增負”,沒有體諒家長的難處。
輿論的分歧,一方面體現(xiàn)出主流輿論對家庭教育日益重視的趨勢,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部分家長在子女教育這件事上的疲憊與無措。圍繞“家長持證上崗”展開的討論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了家庭教育問題的復雜性?!叭绾巫尲议L更加稱職”這個問題,既需要有關部門和教育專家研究,也值得為人父母者自己認真思考。
這次向有關部門提出建議的浙江省人大代表丁杭纓,并非“父母持證上崗”這一概念的首創(chuàng)者。早在數(shù)年之前,就有網友提出類似說法,在網上廣泛傳播。每當有父母失職,導致未成年孩子受到傷害或走上歪路的消息出現(xiàn)在新聞中,這類觀點都會引發(fā)眾多共鳴。在公眾尤其是年輕網民看來:撫養(yǎng)、教育子女是一項如此重大的責任,既然幼兒園的保育師、學校的老師都要持證上崗、接受考核,父母這樣的角色,又豈是隨隨便便說當就能當?shù)模?/span>
大多數(shù)網友在說出“父母應該持證上崗”這樣的話時,心里也知道這只是情緒表達,幾乎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是,成年人在決定是否要生養(yǎng)小孩之前,確實應該掂量掂量:自己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能否履行好“為人父母”這份沉重的責任。個別父母生而不養(yǎng)、養(yǎng)而不教的做法,不僅是對子女不負責任,也是對社會不負責任。對于這類現(xiàn)象,“父母持證上崗”的輿論聲浪,其實是一種監(jiān)督和糾正的力量。
如今,浙江省教育廳提出試行“家長學習積分制”,對家長群體而言,不失為一個有益的提醒?!靶羌壖议L執(zhí)照”之類的做法,與其說是讓家長“持證上崗”,不如說是給那些愿意花時間學習先進教育觀念、提高育兒水平的家長一個小小的激勵。幾乎每個負責任的家長,都會關注子女在學校取得了怎樣的成績,大概處于什么水平。與此相對,家長們不妨也定期對自己的教育水平做做評估,以此讓自己成為孩子心中更好的人。
當然,在實際執(zhí)行中,有關部門還需綜合考量家長的壓力和負擔,避免這一初衷良好的制度變成形式主義的累贅。歸根結底,有關部門和社會大眾并不是要用“考證”的形式捆住家長,而是希望廣大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能有實質性的進步。
推薦學習>>>
【2021浙江公務員遴選熱點】浙江省教育廳答復“父母持證上崗”建議:今秋試行家長學習積分制